農村改造自己來,荒地變身人間祕境
你多久沒去農村了?
如果你對農村的印象,還停留在房子破舊、雞鴨滿地跑、垃圾漫天飛,不妨抽空走一趟,會大為改觀。
台灣隨著農業產值下降,農村也在過去數十年來逐漸式微。
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周志龍感嘆,多數人認為農村是「村」的(台語發音「多餘」意思),甚至有人認為農村像盲腸,對國家沒有幫助,其實「農村是國土規劃很重要的一環」。
民眾主動參與 更珍惜資源
2005年,農委會推出農村再生培根計劃,農村才開啟轉型契機。到了2011年,農再條例執行,並依法成立十年1500億元的農再基金,更成為農村發展的活水源頭,讓農村得以真正翻轉命運。
有了法源跟法定預算,農村改造不再打擺子,「喊了好久的農村再生,全民終於有共識,可以落實了,」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鄭詩華欣慰地說。
在龐大經費跟人力投入下,近十年全台不少農村已朝著生活、生產、生態及文化美學的方向努力。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局長李鎮洋將農村再造稱為「寧靜的革命」,不張揚、不躁進,逐步改變農村的內外在美。
例如,目前累計含農村、漁村、離島、原民部落,共有14多萬居民已經上完92小時的培根課程。
這些課程引導村民找到自己農村的特色,提出發展願景,如讓家家戶戶都是花園、一鄰一景點、活化地方產業等目標。讓由政府主導的發展方式,改為由下而上,社區自主。
以前圍牆倒了、公園變髒了,民眾會追究政府責任,沒有人認為跟自己有關,但農再計畫讓情勢逆轉了。
最早參與培根計畫課程的朝陽科大景觀及都市設計系講師張義勝說,「農再對農村最大的影響就是民眾覺醒、社區自主,」角色互換後,大家會更加珍惜資源。
案例1〉美化環境 銅鏡、山柑 戶戶都是花園
最讓外界有感的是農村外觀的轉變,截至2015年9月底,全台已有456個社區通過685件窳陋空間改善計畫。
例如苗栗縣三灣鄉的銅鏡社區,社區再造發起人是林秀鳳等四位50幾歲婦女,她們被稱為銅鏡四大金釵,提出家家戶戶有花園的願景,申請改善經費。
她們在社區二個入口處,營造各種意象景觀。之後再營造「內在美」,將全社區信箱都改成太陽能照明,環保又美觀,還在330戶人家的前庭後院種植松竹桂蘭,並打造藝術人文的巷道及牆面。「銅鏡是台灣聚落環境整體改善的先驅者之一,」張義勝稱讚。
位於苗栗苑裡鎮的山柑社區,美化成果也不輸銅鏡。這裡自古就有「苑裡穀倉」的美譽,百年歷史古厝林立,但隨著物換星移,許多三合院已經荒廢,無人居住。
為重塑往日風華,社區協會成員取得地主同意後,將廢棄三合院及周遭髒亂點改造成乾淨、美麗小公園。三年來只申請100萬政府補助,就讓山柑大為改觀,甚至成為全國環保示範社區,每年參觀人次不下7000人。
案例2〉生態保育 眉溪全民齊心 重現蝴蝶谷
活化農村,除了從美化環境著手,生態保育也是重要一環。
近幾年來,不少社區有了保育觀念,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眉溪部落就是典型代表。
這裡是賽德克族的世居地,流經部落的南山溪流域是台灣三大蝴蝶谷之一。台灣400多種蝴蝶中,南豐就占一半,還有6種全世界僅有的蝴蝶,堪稱是蝴蝶聖谷。
但近50年來,人們開始使用農藥,加上人為獵捕、天災頻仍,蝴蝶盛況不復當年。
在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嘉勳跟社區居民共同努力下,找回失落的蝴蝶谷。居民大量種植蝴蝶食草蜜源植物,2012年還首創結合生態特色的「跟著蝴蝶去旅行」行程,早上部落解說員會介紹認識蝴蝶,中午則享用豐盛的賽德克族風味餐,並將蝴蝶食草蜜源植物入菜。飯後就穿上賽德克族的衣服體驗部落狩獵、編織文化等樂趣。
眉溪部落從蝴蝶的補抓者轉成蝴蝶的保護者,既維護大自然生態,還保存賽德克族文化,為部落注入新生命。
案例3〉產業活化 結合特產 綠竹、山腳獲生機
其實台灣農村再生可分四階段,從造人、造景、造產到最後的文化美學。其中美化環境、保育生態還比較容易看到成果,「進入造產是最辛苦的階段,」張義勝認為,只有社區產業活化成功,創造就業機會,才能吸引青年子弟返鄉,解決農村老化等問題。
截至2015年9月已有全台559個社區進行產業活化,其中有部分社區交出具體成績單。
例如新北市五股區的綠竹社區,擁有觀音山得天獨厚的地質氣候條件,生產的綠竹筍細緻多汁甘甜,堪稱綠竹筍之王,這幾年卻苦於乾旱時,無竹筍收割,價格飆漲乏人問津。還好,社區發展協會靠著創意行銷,讓綠竹筍再次活躍起來。
一般社區辦推廣活動頂多幾天,但綠竹社區卻長達三個月,從2009年7月至9月竹筍量產高峰期,每逢週六、日在觀音山遊客中心舉辦演唱會,會場有綠竹筍生鮮、熟食、創意特色料理展售。當年就提高筍農7.5%的收益,竹筍主題餐廳平均營收成長12%。
後來又結合「人、文、地、景」,於2010年推出多元產業活化活動。分兩個場地、兩個時段辦理,第一場在6月的綠竹筍盛產期。
第二場選在高接梨9月盛產時舉辦,剛好活動隔天是七夕情人節,居民就在旗竿湖上搭設舞台表演,行銷社區兩大作物。
李鎮洋對綠竹社區產業活化印象深刻,他指出綠竹社區以提升品管為目標,善於推廣自有品牌,同時配合旅遊體驗活動,解決銷售問題。
這個地方原名御史坑,後更名為「綠竹社區」,成為名符其實的產業活化代表。
活化產業的代表還有藺草。苗栗是全世界唯二的藺草生產區,後來藺編業逐漸沒落。
這幾年苑裡鎮山金門縣民間汽車貸款腳社區積極推廣藺草編織文化產業,已初步建立起產業生態鏈,有專門種植藺草、收購整理、編製的工藝師、傳送的販仔、加工精修產品的人及專賣店,甚至還成立苑裡鎮藺草文化館。
主演《刺客聶隱娘》的女主角舒淇也在今年7月第二屆大人物慈善攝影展上,穿上以傳統編織法打造的藺草低胸禮服。
這件禮服來自兩位63、74歲藺編婦女的巧手。當藺編產業式微後,她們為家計,去當成衣作業員、泥水工,根本沒想到還能重新做藺編,作品還得到國際肯定,走上世界舞台。
現在藺編已成為山腳社區的指標急需錢怎麼辦@我想知道105年勞工貸款哪家成功率最高?產業,藺草帽一頂售價6500元賣到缺貨,日本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工藝師應接不暇。
廢豬舍再造 變成關懷據點
農再運動還可以解決部分社會問題。
例如彰化縣埔鹽鄉大有社區,居民提供荒廢的豬舍及土地給社區使用,在民眾、志工不眠不休努力下,將豬槽改造成關懷據點,週一至週五都供午餐給老人、小孩,有一回一位老媽媽沒有出來吃午餐,志工趕緊到家裡探望,才知道她往生了,在外工作的兒子得知後,非常感念志工,還捐出老家讓社區使用。
一場農村寧靜革命已在各地悄悄蔓延開來。
新竹縣新埔鎮的大坪社區就是指標社區,居民不過1800位,卻能從改善環境、產業活化、文化保存到生態保育樣樣兼顧。每當颱風過後,居民都會捲起袖子整裡家園,不必等清潔隊員到達,馬上就恢復乾淨又美麗的居住環境。
李鎮洋說,大坪社區難能可貴的是自動自發、自立自強,不搶資源,寧可將政府的經費留給更需要的社區。
對長期關注農村發展的周志龍而言,農再協助弱勢的人找到存在價值,這些人一輩子生活在農村,在人生最後一哩路,傳承文化、技藝,非常有意義。
曾經為台灣工商發展付出貢獻的農村,值得被關注,也很有機會再展魅力與活力。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農村改造自己來-荒地變身人間祕境-110457286.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