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自YAHOO新聞軍公教房貸利率2016

車貸利息計算及汽車貸款率利試算表免收費諮詢估貸本報特約

大國經濟從長遠來看必須立足於內需。要根據消費需求的變化牽引產業結構調整,而產業結構的升級又將進一步培育和引導新的消費增長點。 “中國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特別是經濟增長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倚重消費來拉動,使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正逐步得以解決。”在日前舉行的中國—新西蘭夥伴關係論壇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朱之鑫表示,今年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個百分點。“一年內有這麼大的提高,表明我們的結構調整中,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正在上升。” 根據統計,今年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19.08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6.44萬億元,農村消費品零售額為2.64萬億元。“特別是農村的零售額增長了11.7%,比城市零售額10.3%的增速還要高。這表明中國大陸居民消費需求,仍然保持了較快的增長態勢。”朱之鑫說。 在接受採訪時,多位專家表示,在上半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越加突顯。未來隨著消費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公共服務的更加完善,以及產業升級與消費引領的互為促進,中國大陸的消費市場將釋放出巨大的潛力,而這正是中國經濟增長韌性的重要體現。 平穩態勢下結構升級 穩增長過程中,消費一直扮演著穩定器角色。前8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較快增速,同比增長10.5%。其中8月份更是同比增長10.8%,為今年以來最高水準,比上月加快0.3個百分點。 具體看,8月份,大型企業銷售提速。限額以上零售、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7.9%和8.9%,比上月分別加快0.7個和0.8個百分點。以大眾消費為主的限額以下零售、餐飲企業銷售相對穩定,同比增速為13.2%和13.7%。大眾消費正成為消費主力軍,而大眾消費潛力的逐步釋放也帶旺了消費市場。 雖然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消費增速與年初預期的11%的目標存在著一定差距,但在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看來,“總體態勢仍舊平穩”。 從歷史平均水準看,目前的消費增速處於改革開放以來的中等水準。趙萍認為,“消費不會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逆勢快速上漲,增速放緩是因為經濟總體形勢所致,並不是消費本身出現了下行的趨勢。”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也表示,如果剔除因城鎮化瓶頸對汽車消費的抑制作用,近年來消費總體保持了平穩增長態勢,沒有出現增速換擋。住行為首的消費結構升級使消費的中期水準有所降低,但消費並沒有出現劇烈波動。 平穩態勢之外,受訪專家認為,消費結構也呈現出積極變化。趙萍對本刊表示,“十二五”以來,農村購買力不斷提升,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高於城鎮,區域之間的消費結構呈現出優化態勢。從商品結構上看,“十二五”以前國內消費增長最明顯的是耐用消費品相關的消費,“十二五”以來商品消費占比平均每年下降0.5個百分點,而服務消費占比上升,這與當前產業結構調整和消費結構升級密切關聯。供給方面,從2013年開始,服務業占GDP比重超過第二產業,服務消費供給瓶頸得到較大改觀。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變化是,自2014年起中國城鎮恩格爾係數下降到35%以下,已經由貧困型消費結構進入到比較富裕型消費階段,人們更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而這些需求更多體現出個性化和多元化消費特徵。 “中國大陸的消費已經從‘從無到有’的排浪式消費,變成了‘從有到優’的個性化消費。”張立群認為,消費升級是新階段的重要趨勢。比如,節能智慧家居產品就很熱銷,1~8月,商務部重點監測的零售企業中超高清4K電視、一級能耗冰箱、一級能耗空調銷售量同比分別增長18.1%、15.8%和4.5%,分別比普通電視、冰箱、空調產品增速高12.8、11.2和11.7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更是累計同比增長2.7倍,其中8月份增長3.5倍。 瞄準未來四大需求 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日益突顯,但對於中國大陸本身蘊含的巨大市場空間來說,消費仍有巨大的潛力待釋放。 綜合受訪專家提出的建議,未來要進一步擴大消費,至少需要從四大方向持續推進服務的供給和消費環境的改善。 一是進一步釋放互聯網相關的消費需求。8月份,商務部監測的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網上銷售同比增長38.9%,比上年同期加快7個百分點;1~8月全國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5.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9.8%,比1~7月提高0.1個百分點。 趙萍表示,互聯網生活方式已經滲透到五成以上中國人家庭當中,但受制於網速、上網費用等因素,以及安全保障、行業管制等問題,互聯網+帶來的消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已是政策指向,未來需進一步減少束縛電子商務發展的機制體制障礙,為創造新的消費提供更加寬鬆的環境。 二是大力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以電影為例,我國電影消費快速增長,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小。2014年北美人均觀影3.6次,中國人均0.6次。到今年觀影人次已經很接近。售票平臺的打折促銷引發了觀影熱潮,同時引進大片數量也在增加。總體上,中國民眾對文化、娛樂、旅遊等方面的消費需求會越來越大。通過融資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等,推出更多高品質、高水準的文化產品,將能有效釋放出全社會的文化消費需求。 三是推動家政服務規範化。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越來越多年歲較大的老人需要照顧。城鎮家庭夫妻雙方忙於工作,也無暇顧及孩子。這給家政服務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空間。目前來看,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的服務比較匱乏,難以滿足老齡化社會的需要。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也不充分。現有規範的家政公司較少,有經驗、信譽好的家政人員嚴重供不應求。家政服務一方面是普遍需求,另一方面卻又成為奢侈消費。未來需加大對這一行業的支持力度,推進行業的發育和完善,提高行業的標準化水準。 四是提升醫療、保健服務水準。一個接近20%老年人口的社會,將對醫療、保健的供給水準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雖有了社區醫院,但服務能力總體偏低,消費者信任度也不夠。專家認為,既需要提升社區醫院的醫療水準,也需要對民眾的消費理念進行引導。應更加明確社區醫院的職責與功能,使醫療資源的配置更合理。至於社區保健機構這一幾近空白的領域,更應當加大支持力度。定期檢查、健康顧問以及其他個性化服務等,需求巨大。 “這些領域都是與國民經濟發展方向一致的,應使生活性服務業儘快成長起來,為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提供更有力支撐。否則消費需求只存在於需求階段,難以變成現實購買力。”趙萍說。 築牢消費增長之基 消費的平穩增長,與確保基本民生的努力密切相關。加上服務業發展平穩、創業型就業增加等客觀因素支持,近年來就業形勢大體穩定。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調查失業率在5.1%。就業支持了居民收入平穩增長。上半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照可比價格同比增長7.6%,高於GDP增速0.6個百分點,這給消費的平穩增長帶來基礎性支持。 張立群表示,13.6億人口日常生活所需,必然奠定消費平穩增長的格局,同時也會從市場需求方面對生活資料生產形成穩定的支持。 事實證明,在經濟轉型的複雜形勢下,抓住保障基本民生這個龍頭,對於實現中高水準的合理增長是關鍵。“穩增長的核心目標,現在和未來都應定位於保就業、穩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這也是經濟增長長期平穩的核心支點。”張立群強調。 基於這樣的判斷,受訪專家認為,要圍繞著公共服務的完善和居民收入的提升來做文章,這是消費持續穩定增長最堅實的保障。 張立群指出,目前公共服務水準和公共產品提供能力有待提升。供給不足是抑制消費的重要因素。比如城市交通擁堵,全國多個城市都採取了限購、限行等舉措,再加上大城市停車難問題突出,大大抑制了汽車消費需求。基礎設施的短板,使得整個生產鏈條的消費潛力都受到抑制。 專家還認為,新型城鎮化是中國最大的內需,但要真正實現消費需求的增長,也有賴於消費環境的改善。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東琪就對本刊表示,人性化發展是新型城鎮化的方向之一。養老、生活、教育、醫療等各種配套設施得齊全,不能只是建高樓、修馬路。 社會保障方面,保障水準需根據經濟發展水準進一步提升,加大覆蓋面的同時,著力提高保障水準,更好解決老百姓的後顧之憂。上學難、看病難以及上學貴、看病貴等問題,使得民眾本身具有的消費能力被分流。 “另一個重要著力點則是要鞏固發展勢頭,提高居民收入。保障了收入才能穩定消費。”張立群表示,為此要在精准就業和精准扶貧上下功夫。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和化解過剩產能任務艱巨的複雜形勢下,要在保持必要增長的條件下推進轉型升級,而不能採取休克療法。把保就業和穩增長更好結合起來,才能保持消費的穩定。對於貧困人口,則需要通過精准扶貧,實現其增收致富。 (作者:王仁貴 丁遠馨)大陸國研網專供, 【中央網路報】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本報特約-宏觀縱覽-大陸經濟如何讓消費更強-03150075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ccoygom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